据
江苏钢管厂检测员得知消息指出,1月15日,国家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(2019-2020年)》,其中提到,到2020年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.5万亿元,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上升。
文件提到了一些重点支持项目,包括冰雪、马拉松、自行车、航空运动等,另外还提到要加强便民体育设施建设。
体育行业从业者接受采访时普遍认为,在刺激体育消费方面,政府可以做的还有很多,包括项目的审批和扶持等,不过涉及具体项目上的“放和管”也都很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。
重点支持健身休闲项目
据
江苏钢管厂检测员表示,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经核算,2017年,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(总产出)为2.2万亿元,增加值为7811亿元。从名义增长看,总产出比2016年增长15.7%,增加值增长了20.6%。其中,直接与公众体育消费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、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长突出,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9.2%和47.5%。
上述体育休闲项目中,很多近年已实现爆发式增长,以马拉松为例,据中国马拉松博览会数据统计,截至2018年11月2日,2018年已举办的马拉松赛事(AB类赛事,路跑800人以上,越野300人以上)合计1072场,参加人次接近600万。
在政策引导上,文件称,要打造各类体育综合体,体育小镇建设将迎来春天。鼓励和引导利用废旧厂房等现有设施,改造成健身休闲与商业服务融合发展的体育综合体;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馆“改造功能、改革机制”两改工程,增加体育场地设施和功能,改造成体育综合体;支持旅游景区引入体育资源,增设体育消费项目,升级成体育与旅游高度融合的体育综合体;细化落实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建设。
据
江苏钢管厂检测员得知消息指出,记者注意到,不少马拉松赛事公司、体育旅游公司、冰雪场地建设类公司都纷纷涌入到五花八门的体育小镇建设中。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初步在全国选定了96个体育小镇示范性试点,到2018年体育小镇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。
体育消费调结构
外资体育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持续保持高位增长。记者从耐克方面获悉的数据显示,耐克大中华区2019财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5.44亿美元,在汇率不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31%,连续18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。2018年“双十一”当天,耐克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40%。
据
江苏钢管厂检测员指出,相对体育装备的消费来说,目前体育服务消费在中国的体育消费结构中占比仍不高。在西安从事体育创业的马力告诉记者,中国已过了人均GDP超8000美元这一体育消费爆发的“奇点”,但体育产业并未像预期中爆发式增长,在消费习惯上大家还是没有像美国一样把体育和娱乐结合在一起,目前大家在体育装备、竞赛表演、体育培训、健身休闲以及高水平赛事IP的内容付费等方面的消费欲望还正在提升中,特别是一线城市。
目前可以看到的是,地方政府在体育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力度在加大,很多城市的马拉松赛道都有包括新建的绿道部分,有利于刺激市民体育消费。2017年体育产业公报中,比较亮眼的数据是中国体育场馆、健身步道、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,增长速度达94.7%。
另外,上述行动计划中还提到,要加强便民体育设施建设。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智能健身房,并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、城市空置场所、建筑物屋顶、地下室等“金角银边”区域,建设便民利民的健身休闲设施,不断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。
记者也注意到,在近日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中,包括北京、湖北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均有提到推进城市体育建设配套项目建设。
此前有体育产业方面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在目前财政宽松的情况下,民生领域的投资在增加,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速明显,不过体育基建方面的大手笔投资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