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阵痛,对河北来说则是剧痛,从前几年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,到去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仅高于东北和山西,位列全国倒数第五。
据
江苏无缝钢管检测员检测,对于钢铁大省河北而言,持续下跌的钢价既为河北带来阵阵寒意,也对化解过剩产能形成市场倒逼。在近期召开的河北省两会上,省长张庆伟表示,在十三五期间,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、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、年均增长7%左右。
近来,河北钢铁企业停产退出也正进入密集期。对此,业内人士指出,河北能否实现经济企稳回升,重点要看河北能否摆脱'一钢独大'的局面,实现转型发展。
四五年前,河北也实现过经济高速增长。2011年河北的GDP达到2.4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6位,增长11%。这个增速甚至超过山东、广东、浙江等沿海省份1到2个百分点,而且与江苏持平。2011到2013这三年,河北省经济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业内人士指出,河北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。2010年河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74%,而当时其它省份的投资占比大多不超过60%。2014年起,河北经济增速开始放缓,这与钢铁价格下跌基本吻合。当年GDP增速6.5%,低于全国0.8个百分点。2015年,河北GDP增速列全国尾部。
全省钢产量达到了1.85亿吨,连续14年居全国第1位,约占全国钢产量的四分之一。世界每生产9吨钢,就有1吨是河北生产的。张庆伟曾这样表述河北的钢铁规模。
然而,近来钢价出现持续性下跌,中央也要求大力削减钢铁等行业过剩产能。钢铁去产能,河北首当其冲。在近日的省两会上,张庆伟称,未来五年,河北还要将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左右。
目前,河北钢铁产能在2.86亿吨左右,按照官方公布的十三五目标来看,将有8000万吨左右产能需要退出。
转型是个漫长的过程,新兴产业培育不会一蹴而就,一些企业不会转、不想转、不敢转。但2014年我市钢铁行业贡献的税收减少了10亿元,我们深感'一钢独大'的痛苦,不转、慢转后果都难以想象。河北迁安市市长张淑云说。
在新兴产业领域,河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、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、化工产业精细化、建材产业绿色化,加快河北制造向河北创造转变。到2020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%以上。
据
江苏无缝钢管检测员检测,
未来五年,河北提出要实现平均每年7%的增长目标,且要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水平。业内人士表示,能否转降为升,重新回到7%的增速,对于河北来说,一要看自身是否能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,二要看能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找到发力空间。
(山东)省政府从未想过要把济钢搬到日照。在日前召开的日照市经济工作会议上,日照市长刘星泰表示,济钢是要转型升级,淘汰过剩产能,而非整体搬迁。
2008年3月,山东省为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,组建了山钢集团,济钢与莱钢成为山钢集团的主要成员。然而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,分属济南、莱芜两城的济钢和莱钢看似合并多年,但整合效果仍不理想。一位济钢生产部门人士表示,在山钢的整体布局中,包含关于原料成本的论证,但莱芜与济南一样同处内陆,并不具备接近原料产地的优势。
据
江苏无缝钢管检测员
了解,2015年12月27日至28日,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启动济钢转型发展,但不存在搬迁到日照的问题。有相关人士称,山东省发改委正会同山东省国资委、经信委等部门抓紧研究提出意见。
虽然对济钢整体搬迁说不,但日照市政府方面亦提到钢铁产业升级的计划。刘星泰表示,下一步,日照市将围绕去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
作为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、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城市,日照的区位优势明显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适合建设包括20-30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在内的各类专业性深水泊位100余个,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深水良港。
从运输成本的角度考量,山钢集团已斥资数十亿元投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建设,济钢的铸钢产业迁至日照似乎更合理。但也有分析师指出,虽然企业严格控制炼钢成本,但成本这块很难再有所缩减,而钢铁价格持续低迷,选择在沿海布局将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。
事实上,山钢集团正在此方面布局。2015年10月15日,山东钢铁发布公告称,拟以128.2亿元的价格向实际控制人山钢集团转让济南分公司部分资产。
产品同质、管理粗放的安钢,2012年遭遇巨亏打击。为拯救安钢,河南省国资委于2013年底任命李涛为新董事长。他推出整套改革方案,希望带领安钢走出困境。
第一项措施是降低原料成本。在市场供不应求时期,钢企普遍执行精料方针,即从国际上购买品位高的铁矿石精料投入生产,以追求较高的出铁率。然而2015年,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挫,一度跌破了每吨40美元,重返历史低位,经济料的优势已不再明显。
安钢的困境是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一个缩影。在冶金工业相关人士看来,钢铁行业整体利润率为负,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市场的边际生产者不能退出。
2015年1-11月,盈利能力最差的企业吨钢亏损达到1000元以上,吨钢亏损在500元以上的企业超过十家。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,长期亏损却不停产或减产,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。然而,国有企业的特点却解释了这一矛盾。
对于安钢,认为未来的路可能有两条:第一条就是被兼并,先把不良资产处置完,剩下的优势产能并入好的企业。由于河南不存在比安钢大的优势企业,安钢很可能是被省外大型钢铁企业兼并。第二条路,是在政策支持下,安钢去兼并河南省的小钢铁企业,整合河南的钢铁资源,形成河南钢铁集团。